第14章
  付了钱,跟大夫道了别,杨冬湖出了医馆。
  街上的新奇东西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的,赵方初看什么都想买。
  俩人一路上走走停停,买的东西两只手都拎不下了。
  赵洛川不在家,杨冬湖晚上一个人害怕,说好了这几天住在婶子家,和方初睡。
  他特意去肉摊上买了新鲜的猪排骨打算回去炖汤,又买了一块油脂丰润的五花肉做红烧肉。
  路过卖簪子的小摊,杨冬湖停下来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仔细挑选了个青色竹节样式的,拿到赵方初面前,问他好不好看。
  “好看,冬哥你戴肯定好看。”
  杨冬湖拿着簪子在赵方初头上比划了两下,青色的竹节并没有其他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有簪子一头上几片雕刻精巧的竹叶,透出一股的古典淡雅,配上赵方初明眸皓齿的面庞,很是相得益彰。
  “很好看。”杨冬湖笑着赞叹道,回过头问摊主:“这个怎么卖?”
  “小哥儿你真有眼光,这可是我这儿卖的最好的,款式都是旁人没有的。我也诚心卖您,咱也不说虚的,五十文你直接拿走。”
  赵方初吓得连连摆手:“冬哥你这是干嘛呀,我可不要,这个太贵了,我头上都有了。”
  像他们这样在村子里住着的哥儿和姑娘,挽头发都是简单的木头簪子,上头雕个云彩树叶形状的做装饰。
  街上的一支最便宜的簪子就要四十文,都能买二斤猪肉了,过日子讲究实在,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能当饭吃就是无用,寻常人家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
  但是不舍得是不舍得,十六七岁正是爱美的年纪,头上戴着漂亮簪子走路都带着神气,未婚的姑娘哥儿平日里精打细算的攒着钱,就为了在同龄人面前挣个面儿。
  赵方初也不例外,他头上戴的簪子还是他哥特意给他雕了个柳叶样式的,虽然也好看,但是跟街上卖的肯定没法比。
  杨冬湖看着赵方初一脸心动的模样,就知道他心里是想要的,笑着说:“今天多亏你帮忙,这是我给你的辛苦费,你就收下吧。”
  “我今天都没出什么力,这个也太贵了,我不能要。”赵方初拒绝道。
  “嗯……那这样吧,这个就当是我送你的见面礼,这总能收吧。”
  赵方初还想说什么,杨冬湖没等他说话,先一步把钱付了。
  回去的路上,赵方初拿着簪子爱不释手,但想起来价格又是一阵肉疼。
  就这么一小根花了五十文,这要是被他娘知道了,不得骂死他啊。
  他年纪小藏不住事,杨冬湖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担心什么:“放心吧,你拿回去偷偷的戴,我不跟婶子说。”
  赵方初有些不好意思,心里边对他冬哥的喜欢更上一层。
  朱翠兰进了个布店,想挑个穿起来衬气色的颜色。
  翻来覆去挑了好几遍,最后看中个铜青的颜色,衬的肤白又耐脏。她上手摸着,料子也软和。
  朱翠兰和店家讲了价,又挑了一段杏黄色的布,最后敲定了统共一百二十文。
  回去刚好做两身换着穿。
  买好了布回到卖云吞的地方,杨冬湖和赵方初已经买好东西回来了。
  朱翠兰一看杨冬湖买了这些东西,忍不住唠叨:“哎呀,怎的又买上肉了,才吃了鱼,哪能见天的吃荤腥啊。”
  赵方初怀里揣着簪子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生怕被他娘发现,只能尽量的降低自己存在感。
  杨冬湖买东西的时候就知道会被说,站定低着头老老实实的听训:“婶子,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买了。”
  朱翠兰哪里不知道他是因为好心,也不是真心训他。不过是心疼挣钱不容易,想让他和赵洛川手里多留点钱,以后好过日子。见杨冬湖认错快,她剩下的话也都又咽了回去。”
  “下次可不许这样了。”
  “好。”
  东西也都买齐了,三个人告别了卖云吞的大娘,推着车回家去了。
  第19章 不怀好意
  来时带的东西都已经卖完了,回去的路上就更不费劲了。
  朱翠兰把买的排骨肉什么的全藏在了罐子里,免得经过村子被嘴碎的妇人看见,再编排些有的没的出来。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日子自己家过得好就行了,没必要嚷嚷的让所有人都知道。
  饶是他们再小心,也防不住有心人的窥探。
  村里大树下,李桂花抓了把毛瓜子坐在人群里说着东家长西家短。
  远远的看着朱翠兰拉了个板车从大道上回了家,立刻就站起身来朝他们走去。
  上回听人说赵家小哥儿带着一个眼生的哥儿在村子里卖山楂,她家的姑娘要吃馋的闹人,她嫌贵没给买。
  这下看他们的样子肯定是刚从集上回来,她得赶紧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占到点便宜。
  “他翠兰婶子?他婶子,这是干嘛去了。”
  朱翠兰刚把板车停好,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叫自己,扭头一看是李桂花,赶紧朝赵方初使眼色让他把装肉的罐子搬进去。
  随即脸上堆出一个笑脸,对着李桂花客套道:“是他桂花婶子啊,你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我远远的瞧着像是你,这不是吗,上回方初卖山楂我慢了一步,想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给我家孙孙馋的呦,跟我哭好几天了,我来问问还有没有,有的话我买点,好回去哄哄孩子。要我说还是方初心思巧,能把山楂做的这么精巧。”
  说话间李桂花已经到了眼前,上手就去翻板车上的东西:“呦,这是去镇上干什么去了?买这么多东西呐。”
  朱翠兰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白了一眼,她跟李桂花的关系只是表面上过得去,看她这副装熟稔的态度就知道她没存好心。
  但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和谐道:“哪儿啊,方初哪有这么巧的心思,还不都是因为大川娶了个好的夫郎,要不我们哪会做那些个巧东西。只是你来的不巧,就做了那一回,都卖完了。对了,你还没见过大川夫郎吧。冬湖,来,这是你桂花婶子。”
  杨冬湖站在朱翠兰的身边,乖巧的喊:“桂花婶子。”
  李桂花打量着杨冬湖,脸上笑的一点儿也不真诚:“哎,这就是大川夫郎啊,长得可真标致,就是我怎么瞧着有点眼熟呢?
  说着一拍脑门,仿佛才刚想起来似的:“你娘是不是王杜鹃?”
  杨冬湖一愣,她认识王杜鹃,会不会是熟悉的人什么的,自己不认识该不会穿帮吧。
  本着说多错多的原则,杨冬湖点了点头,没说话。
  李桂花见他点头,说的更起劲了:“怪不得呢,我就说有点眼熟,你还认得我不,我年轻前跟你娘关系可好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你娘最近身体可还好吗?”
  杨冬湖:“……”
  谁不知道他们两家闹得难看,李桂花这样说分明了是来寻热闹的。
  朱翠兰脸色一下就变了,连带着语气也有些不好:“今天山楂是没有了,改日要是做了其他新鲜玩意儿我肯定第一个告诉你,到时候给你算便宜点。你看天也不早了,我们等会儿还有事呢,就不请你进去喝茶了啊,改天过来玩。”
  说完也不管会不会被传闲话,拉着杨冬湖就进了院子,啪的一声关上门。
  李桂花受了怠慢又没占到便宜,狠狠的啐了一口:“呸,有什么可稀罕的。”
  她憋了一肚子的坏水,没想到这个在杨家闷声不响的哥儿还有这样赚钱的好本事,这要是被王杜鹃知道了,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李桂花脸上笑容得意起来,哪天该去杨家串串门子了,这么想着,扭着腰走远了。
  朱翠兰关上门,朝着门口呸了一声,对杨冬湖说道:“以后再遇见她不用同她多费口舌,面子上过得去就算了,别同她多说什么。”
  杨冬湖也不是个傻的,听的出来李桂花话里的幸灾乐祸,再说能跟王杜鹃关系好的能是什么好人,点了点头说道:“好。”
  说完开始上手把板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婶子,这是我给叔买的膏药。”
  朱翠兰接过他手里的药,脸上分明是带着笑容的,嘴里却佯装埋怨道:“说了不让你乱花钱,你看你这孩子,有心就行了,这药多贵啊,你叔那是老毛病了,用不着买什么药。”
  杨冬湖笑了笑,说:“这是应该的。”
  赵方初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了两人身边:“娘,冬哥买了就用吧。”
  朱翠兰乐呵呵的说:“嗐,那行吧,不过下次可别乱买了啊,多攒点钱在手里,跟大川好好过日子。”
  “我知道了,婶子。”
  杨冬湖把给奶奶的膏药装了起来,打算找个适合的时候送过去,肯定不能让杨家人发现,要不然多生好些事出来。
  朱翠兰拿出来今天买的布,喊杨冬湖过来看:“冬湖,你瞧,这颜色你喜不喜欢。”
  杨冬湖有些惊讶:“这是给我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