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宋观澜依然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他微笑道:“请小王爷放心。”
锣鼓喧天,迎亲队伍要离开端王府了。
宋观澜调整身下马匹的方向,转过身时,忽然和姜时雪目光相撞。
姜时雪察觉到祁昀的手猛然收紧,几乎让她有些吃痛。
宋观澜颔首一笑,似乎只是在礼貌地打招呼。
姜时雪停顿片刻,回之一笑。
宋观澜转身,扯动缰绳,队伍徐徐离开。
姜时雪站在原地,目送队伍离开。
祁昀牢牢抓着她的手,始终不曾放开,直至迎亲队伍消失在转角处,他才开口对姜时雪说:“阿雪,我们回宫。”
第102章
红烛摇晃。
祁听晚嫌重,早已将头上的发饰拆了个七七八八。
她靠在榻上,烦躁不已:“怀瑾哥哥怎么还没来?”
旁边的侍女小声说:“郡主,许是郎君还在应酬,奴婢遣人去催一催。”
祁听晚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正当她要发火之际,忽然有人推开了门。
夜风卷动帐幔,宋观澜红袖亦招展,他立在门口,唇畔含着迷离浅笑,郎艳独绝。
祁听晚的心跳猛然加快,她有些娇羞地抿了抿鬓发,柔声唤他:“怀瑾哥哥。”
宋观澜大步走过来,对侍女说:“你们都出去。”
很快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幽暗的影一步步逼近,落在祁听晚身上。
她仰头,眼神里含着媚。
宋观澜却忽然转身,拿起桌上的酒,斟满一杯递给她。
他自己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祁听晚早听人说酒能助兴,笑着看他一眼,也一口饮尽那杯酒。
宋观澜继续倒酒,那双清冷的眼此时没了笑意,只沉默而安静地看着她。
祁听晚面颊微微发热,鬼使神差,继续接过酒来,一杯接一杯饮下。
很快,祁听晚便醉倒了。
迷迷糊糊间,她感觉有人在脱她的衣裳,祁听晚想迎合,只是酒力上涌,她动了动手指,很快不省人事。
一刻钟后,侍女低头走到外间,对早早候在那里的宋观澜道:“公子,已做好布置。”
宋观澜的眼瞳平静无澜:“明早郡主醒来,便说朝中有事,我已经离开了。”
“是。”
第二日临近午时,祁听晚才醒了过来。
身子有些发沉,但没有想象中的酸痛,祁听晚低头,发现自己的肩膀上有几道浅浅的红痕,面上发热。
怀瑾哥哥他……太过温柔了。
侍女听到动静,拨开帐幔走了进来:“郡主,奴婢服侍您更衣。”
祁听晚掀开被子下榻,发现身下揉成一团的白绢上落了点点红痕,脸颊微红,故意用被角遮住那些痕迹,问:“怀瑾哥哥呢?”
侍女埋头道:“回禀郡主,郎君有事,早早便起身去处理了。”
祁听晚抱怨:“木头,新婚燕尔,谁会那么着急催他办事,不懂变通。”
但她转念一想,又说:“带我去厨房,今儿要好好备几个菜给怀瑾哥哥补补身子。”
宋观澜出现在宫里的时候,同僚都很是讶异:“宋大人昨日新婚,怎么今儿就来宫里了?”
宋观澜带着笑道:“我家中已无长辈,没有那些繁文缛节,手中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所以先来一趟。”
同僚想起宋鄞才过世不久,有些尴尬,忙祝贺他新婚大吉,又随口寒暄几句,脚底抹油溜走了。
说是手头有事,但宋观澜对着案牍,却无从下手。
他盯着手中密密麻麻的公文,有些出神,只是无人知晓他在想什么。
如此枯坐一日,待到天色暗下来,宋观澜知道自己不能再躲在此处,收拾离开。
宋观澜无心交际,特地挑了一条没什么人会走的小道,怎料……会在这里碰到姜时雪。
姜时雪和四公主提着裙摆,在无人的宫道旁捉着萤火虫。
姜时雪声音轻快:“阿楚快看我捉的这只!”
“绛珠!快把纱袋拿过来,小心一会儿它跑了。”
“跑了我再抓!这里还有好多呢……”
少女们笑声清脆,恍然叫宋观澜想起曾经。
曾经……他也给阿雪捉过萤火虫的。
那一次她同季琅拌嘴,大吵一架,哭着来找他。
他一边温书一边哄她,怎知她越哭越厉害:“你只知道读书,季琅只知道练武,我再也不理你们了!”
她扭头就要走。
刚满十岁的小姑娘,气性极大,宋观澜怕她真的不理自己了,忙丢下手中书喊住她:“阿雪!我陪你玩!”
姜时雪要他给她捉萤火虫。
她嫌虫子身上有味道,不肯亲自捉,监督着他捉了满满一袋子,才作罢。
原以为只是她孩子心性,一时想要捉些萤火虫来玩,姜时雪却转头拿出一只早已做好的绢纱罩子:“把萤火虫放进去就是一只灯笼啦,我打算送给阿琅当作生辰礼物。”
“待他明天过了生辰,就把萤火虫都放了。”
宋观澜才知,这绢纱罩子是她亲手做的。
彼时少年心性,难得起了攀比之意,宋观澜问她:“阿雪这般用心,待我生辰,可否也送我一只绢纱灯笼?”
姜时雪当时答应下来,等后来他生辰,却又突发奇想送了他一场自己亲自编排的戏。
萤火虫灯笼……到底只能旁观。
“银烛!快把罩子拿过来,我们把萤火虫放进去……”
姜时雪的声音打断了宋观澜的回忆。
他借着重重树荫遮挡,看了她们一会儿,打算掉头离开。
哪知转身时,衣袖刮到枯枝,发出细碎声响。
“什么人?!”
宋观澜身形一僵,从树丛后走出来,微笑行礼:“微臣路过此处,惊扰了殿下和侧妃。”
姜时雪握住灯笼罩子的手微微收紧,又若无其事道:“原来是宋大人。”
四公主好奇道:“宋大人昨日新婚,怎么今日不在府里?”
宋观澜滴水不漏:“有些急事要处理,所以来一趟。”
四公主笑道:“原来如此,就不耽搁大人时间了,大人速速归府吧。”
姜时雪没有说话,只是礼貌颔首。
宋观澜的目光落在姜时雪手中的绢纱罩子上。
罩子里已经放进去不少萤火虫,此时光影明明暗暗,
朦胧好看。
他表情柔和下来:“侧妃手中的萤火虫灯笼……很是别致。”
话毕,他拱手行礼:“微臣先行告退。”
“宋大人!”
姜时雪忽然唤住他。
宋观澜停下脚步,回头看去。
灯笼的光影在她眼瞳中倒映出一圈温柔的光弧,似是明月坠入其中。
姜时雪带着笑意,真挚地说:“这盏灯笼送给宋大人和郡主,愿你们琴瑟和鸣,共赴白首。”
宋观澜的喉头忽然变得极为干涩。
他沉默了片刻,终是伸出手,接过灯笼。
他的嗓音变得不似自己,像是树上将死的蝉,尖锐又沙哑:“微臣……谢过侧妃。”
宋观澜一路抱着灯笼回了宋府。
临近之时,他忽然叫车夫停下。
片刻后,萤火虫从马车里飞出,向着黑沉如墨的天际飞去,四散如星。
宋观澜目送萤火虫消失,垂眸看向怀中灯笼,对车夫说:“走吧。”
祁听晚在府里等了一整日,火气极大,又听下人说宋观澜回府就去了书房,怒气冲冲带着人找了过去。
小厮却却将她挡在门外:“郡主,大人已经歇下了。”
祁听晚一脚踹在门上:“宋观澜!你凭什么这么待我!信不信我告到圣上那去,叫他砍了你的脑袋!”
门忽然被拉开了。
宋观澜披着一件外衫,眼神很冷:“我一早就知会过郡主,这桩婚事,是你勉强来的。”
不知为何,祁听晚看着眼前浑身冰冷的宋观澜,心底再度涌起害怕的感觉。
但她又怎么会退让,于是她梗着脖子道:“昨夜才碰了我,今夜就将我拒之门外,有你这样做夫君的吗?”
宋观澜淡淡道:“郡主到宋府来,出入皆可随你心意,想回端王府亦可。”
他说完便将门关上。
祁听晚吃了个闭门羹,气得想要破口大骂,恨不能扭头就跑回端王府。
但想起母妃责备的眼神,父王病得昏昏沉沉却依然指着她的鼻子骂她自作主张,还有王兄不赞成的表情……
她又退缩了。
若是才成婚便只身跑回去,岂不是叫所有人都看轻她?!
男人都是食髓知味的东西,难道是她昨夜表现不够好?
祁听晚气得牙痒,重重跺了跺脚,把近身侍女叫过来,低声交代。
祁听晚命人去寻了一些药来,但她到底是高高在上的郡主,实在拉不下脸来用这些东西。
锣鼓喧天,迎亲队伍要离开端王府了。
宋观澜调整身下马匹的方向,转过身时,忽然和姜时雪目光相撞。
姜时雪察觉到祁昀的手猛然收紧,几乎让她有些吃痛。
宋观澜颔首一笑,似乎只是在礼貌地打招呼。
姜时雪停顿片刻,回之一笑。
宋观澜转身,扯动缰绳,队伍徐徐离开。
姜时雪站在原地,目送队伍离开。
祁昀牢牢抓着她的手,始终不曾放开,直至迎亲队伍消失在转角处,他才开口对姜时雪说:“阿雪,我们回宫。”
第102章
红烛摇晃。
祁听晚嫌重,早已将头上的发饰拆了个七七八八。
她靠在榻上,烦躁不已:“怀瑾哥哥怎么还没来?”
旁边的侍女小声说:“郡主,许是郎君还在应酬,奴婢遣人去催一催。”
祁听晚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正当她要发火之际,忽然有人推开了门。
夜风卷动帐幔,宋观澜红袖亦招展,他立在门口,唇畔含着迷离浅笑,郎艳独绝。
祁听晚的心跳猛然加快,她有些娇羞地抿了抿鬓发,柔声唤他:“怀瑾哥哥。”
宋观澜大步走过来,对侍女说:“你们都出去。”
很快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幽暗的影一步步逼近,落在祁听晚身上。
她仰头,眼神里含着媚。
宋观澜却忽然转身,拿起桌上的酒,斟满一杯递给她。
他自己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祁听晚早听人说酒能助兴,笑着看他一眼,也一口饮尽那杯酒。
宋观澜继续倒酒,那双清冷的眼此时没了笑意,只沉默而安静地看着她。
祁听晚面颊微微发热,鬼使神差,继续接过酒来,一杯接一杯饮下。
很快,祁听晚便醉倒了。
迷迷糊糊间,她感觉有人在脱她的衣裳,祁听晚想迎合,只是酒力上涌,她动了动手指,很快不省人事。
一刻钟后,侍女低头走到外间,对早早候在那里的宋观澜道:“公子,已做好布置。”
宋观澜的眼瞳平静无澜:“明早郡主醒来,便说朝中有事,我已经离开了。”
“是。”
第二日临近午时,祁听晚才醒了过来。
身子有些发沉,但没有想象中的酸痛,祁听晚低头,发现自己的肩膀上有几道浅浅的红痕,面上发热。
怀瑾哥哥他……太过温柔了。
侍女听到动静,拨开帐幔走了进来:“郡主,奴婢服侍您更衣。”
祁听晚掀开被子下榻,发现身下揉成一团的白绢上落了点点红痕,脸颊微红,故意用被角遮住那些痕迹,问:“怀瑾哥哥呢?”
侍女埋头道:“回禀郡主,郎君有事,早早便起身去处理了。”
祁听晚抱怨:“木头,新婚燕尔,谁会那么着急催他办事,不懂变通。”
但她转念一想,又说:“带我去厨房,今儿要好好备几个菜给怀瑾哥哥补补身子。”
宋观澜出现在宫里的时候,同僚都很是讶异:“宋大人昨日新婚,怎么今儿就来宫里了?”
宋观澜带着笑道:“我家中已无长辈,没有那些繁文缛节,手中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所以先来一趟。”
同僚想起宋鄞才过世不久,有些尴尬,忙祝贺他新婚大吉,又随口寒暄几句,脚底抹油溜走了。
说是手头有事,但宋观澜对着案牍,却无从下手。
他盯着手中密密麻麻的公文,有些出神,只是无人知晓他在想什么。
如此枯坐一日,待到天色暗下来,宋观澜知道自己不能再躲在此处,收拾离开。
宋观澜无心交际,特地挑了一条没什么人会走的小道,怎料……会在这里碰到姜时雪。
姜时雪和四公主提着裙摆,在无人的宫道旁捉着萤火虫。
姜时雪声音轻快:“阿楚快看我捉的这只!”
“绛珠!快把纱袋拿过来,小心一会儿它跑了。”
“跑了我再抓!这里还有好多呢……”
少女们笑声清脆,恍然叫宋观澜想起曾经。
曾经……他也给阿雪捉过萤火虫的。
那一次她同季琅拌嘴,大吵一架,哭着来找他。
他一边温书一边哄她,怎知她越哭越厉害:“你只知道读书,季琅只知道练武,我再也不理你们了!”
她扭头就要走。
刚满十岁的小姑娘,气性极大,宋观澜怕她真的不理自己了,忙丢下手中书喊住她:“阿雪!我陪你玩!”
姜时雪要他给她捉萤火虫。
她嫌虫子身上有味道,不肯亲自捉,监督着他捉了满满一袋子,才作罢。
原以为只是她孩子心性,一时想要捉些萤火虫来玩,姜时雪却转头拿出一只早已做好的绢纱罩子:“把萤火虫放进去就是一只灯笼啦,我打算送给阿琅当作生辰礼物。”
“待他明天过了生辰,就把萤火虫都放了。”
宋观澜才知,这绢纱罩子是她亲手做的。
彼时少年心性,难得起了攀比之意,宋观澜问她:“阿雪这般用心,待我生辰,可否也送我一只绢纱灯笼?”
姜时雪当时答应下来,等后来他生辰,却又突发奇想送了他一场自己亲自编排的戏。
萤火虫灯笼……到底只能旁观。
“银烛!快把罩子拿过来,我们把萤火虫放进去……”
姜时雪的声音打断了宋观澜的回忆。
他借着重重树荫遮挡,看了她们一会儿,打算掉头离开。
哪知转身时,衣袖刮到枯枝,发出细碎声响。
“什么人?!”
宋观澜身形一僵,从树丛后走出来,微笑行礼:“微臣路过此处,惊扰了殿下和侧妃。”
姜时雪握住灯笼罩子的手微微收紧,又若无其事道:“原来是宋大人。”
四公主好奇道:“宋大人昨日新婚,怎么今日不在府里?”
宋观澜滴水不漏:“有些急事要处理,所以来一趟。”
四公主笑道:“原来如此,就不耽搁大人时间了,大人速速归府吧。”
姜时雪没有说话,只是礼貌颔首。
宋观澜的目光落在姜时雪手中的绢纱罩子上。
罩子里已经放进去不少萤火虫,此时光影明明暗暗,
朦胧好看。
他表情柔和下来:“侧妃手中的萤火虫灯笼……很是别致。”
话毕,他拱手行礼:“微臣先行告退。”
“宋大人!”
姜时雪忽然唤住他。
宋观澜停下脚步,回头看去。
灯笼的光影在她眼瞳中倒映出一圈温柔的光弧,似是明月坠入其中。
姜时雪带着笑意,真挚地说:“这盏灯笼送给宋大人和郡主,愿你们琴瑟和鸣,共赴白首。”
宋观澜的喉头忽然变得极为干涩。
他沉默了片刻,终是伸出手,接过灯笼。
他的嗓音变得不似自己,像是树上将死的蝉,尖锐又沙哑:“微臣……谢过侧妃。”
宋观澜一路抱着灯笼回了宋府。
临近之时,他忽然叫车夫停下。
片刻后,萤火虫从马车里飞出,向着黑沉如墨的天际飞去,四散如星。
宋观澜目送萤火虫消失,垂眸看向怀中灯笼,对车夫说:“走吧。”
祁听晚在府里等了一整日,火气极大,又听下人说宋观澜回府就去了书房,怒气冲冲带着人找了过去。
小厮却却将她挡在门外:“郡主,大人已经歇下了。”
祁听晚一脚踹在门上:“宋观澜!你凭什么这么待我!信不信我告到圣上那去,叫他砍了你的脑袋!”
门忽然被拉开了。
宋观澜披着一件外衫,眼神很冷:“我一早就知会过郡主,这桩婚事,是你勉强来的。”
不知为何,祁听晚看着眼前浑身冰冷的宋观澜,心底再度涌起害怕的感觉。
但她又怎么会退让,于是她梗着脖子道:“昨夜才碰了我,今夜就将我拒之门外,有你这样做夫君的吗?”
宋观澜淡淡道:“郡主到宋府来,出入皆可随你心意,想回端王府亦可。”
他说完便将门关上。
祁听晚吃了个闭门羹,气得想要破口大骂,恨不能扭头就跑回端王府。
但想起母妃责备的眼神,父王病得昏昏沉沉却依然指着她的鼻子骂她自作主张,还有王兄不赞成的表情……
她又退缩了。
若是才成婚便只身跑回去,岂不是叫所有人都看轻她?!
男人都是食髓知味的东西,难道是她昨夜表现不够好?
祁听晚气得牙痒,重重跺了跺脚,把近身侍女叫过来,低声交代。
祁听晚命人去寻了一些药来,但她到底是高高在上的郡主,实在拉不下脸来用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