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别人由此渡过小小难关,平洄则收获了乐趣,还顺便赚点小钱,双赢。
但现在,随着周六循环的看不到尽头,平洄将线上主动找上她的委托人的问题都解决了。
还将线下愿意信一信她的人的小麻烦也解决了。
接着又回到线上,在各种论坛、视频交流区主动去帮人答疑解惑。
直至难以再找到新的需要帮忙、她又刚好能帮上忙的事情。
这个时候,平洄才真正体会到“时间循环”意味着什么。
一切都停滞不前。
如果将能给平洄带来新鲜感的人事物视为彩色的,那么在时间出现循环之前,平洄天天都能在线上线下看到大量彩色。
平洄可以对它们挑挑拣拣,只选自己觉得最漂亮的来深入接触。
而现在,随着平洄的探索,各个区域逐渐变灰。
也不是完全没了彩色,但越来越少,平洄需要很费力才能找到一点点。
找到后一边珍惜品尝,一边感到疲惫空虚。
直至不想再为了一点点彩色,而去跋山涉水。
彩色本是平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她本是以轻松的心态去享用它们。
现在,它们却需要刻意寻找、费力靠拢。
已几乎不再能带给平洄欢乐,反而还成了负担。
平洄叹气。
知道自己的心态不稳程度在不断加深。
可能距离疯掉越来越近。
平洄强迫自己振作,去学习以前不曾深入研究过的知识。
在时间循环出现之前,平洄做攻略、给人答疑解惑的方向都是日常工具较为基础的使用。
困在时间循环中之后,平洄一边被动地对接触到的人越来越熟悉,一边主动地去学习比日常更深入专业一些的知识,将很多不那么常用的知识学到了入门级。
包括将学生时代掌握过但成年后已忘了大半的知识重新捡起来。
而在对人已经熟悉得心生恐惧之后,平洄强制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学习客观知识上。
准备从略知一二的入门级水平,上升到可以在该专业方向就业拿稳定工资的水平。
平洄鼓励自己:等她学了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就可以尝试给别人提供“智能机制造”“机器人改造”“利用厨房常见物品炸掉一栋楼”等攻略。
如果她能继续进步,将来也许还能去解答部分公司的悬赏委托。
如“教会机器人阴阳怪气”“将太阳能转化效率再提升百分之一”“太空旅行民用化方案”等。
第27章 前传1-10
☆、努力学习
几乎所有专业的课程,从入门级到提升级到精英级,除了涉及机构保密的外,基本都能在线上买到。
以平洄的存款,再贵的课程一天买一节也肯定买得起。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专业课程学得越深入,越容易感到枯燥、漫长,并不像与人互动那般有很多轻松欢乐的反应。
平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首先,平洄学生时代就确定,她在很多学科上都资质平平,只适合当一个普通人。
其次,经过多年的攻略选题方向的探索,平洄明白自己最有兴趣的方向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活动。
再次,经过前段时间对多专业入门级知识的学习,平洄再一次明确自己的天赋与兴趣限制。
而现在,她得去挑战超出日常范围、入门级之上,且她真的没什么天赋的知识领域……
平洄:
“但也没得选了啊。
“总不能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发呆吧?
“长期没有可做的事情,只会比学习更难受啊。
“哪怕对那些知识本身不太感兴趣,但如果一边学,一边用学到的知识帮人处理问题,也许……
“可绝大多数问题只靠入门级知识就可以解决了啊。
“难学的进阶版专业知识,使用范围反而小。
“我又不可能真去那些专业方向就职。”
平洄决定在用进阶版知识折磨自己之前,先尝试一下她之前因为兴趣原因而完全没碰过的知识领域。
比如音乐。
虽然平洄对很多方向的进阶版知识都望而却步,但部分方向她是连入门级知识都不想看。
因为根据学生时代的强制学习效果,有些领域她只是天赋普通、不可能有大成就,但做到粗浅理解并无问题。
可有些领域,平洄是压根儿没入过门。
当年能及格除了因为有死记硬背的书面考试题外,就是靠义务教育阶段老师们打分足够仁慈。
音乐就是这类领域之一。
很难说平洄是因为入不了门所以对音乐没兴趣,还是因为对音乐没兴趣所以入不了门。
反正结果就是,陷入时间循环到处找知识学习的平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没把音乐算入“知识”的范围。
直至对其他知识再学就必须挑战进阶版之时,她才勉为其难地打算试一试音乐。
首先,找葛衣要一些音乐资料,学着写歌。
平洄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决定放弃。
因为平洄再次确定,音乐这事对她实在太玄学了。
根本不是努力、认真就能掌握的。
她就是完全缺失那股神经。
葛衣安慰平洄:
“艺术方面的事情是这样的,好不好听、好不好看,都比较主观,很讲究灵感。
“没天赋的人,比如我,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喜欢,写出来的东西也满是匠气。
“不过再匠气的东西,也有地方用得上。
“毕竟,不是处处都需要艺术大师。
“日常中,很多地方考虑到性价比,讲究的是凑合、能用就行。”
平洄:
“可我连凑合的入门版都学不会。”
葛衣:
“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你在这一行完全没有天赋,可你也正好不喜欢这一行。
“这不是刚刚好吗?
“不会浪费天赋,也不会苦苦努力却收获甚微。”
平洄选择尊重自己的天赋方向,放弃学写歌。
她决定如果其他知识的进阶版都学完了后重复周六还没结束循环,再来尝试一次挑战这个项目,看能不能出奇迹。
到时候她的精神状态肯定无限趋近于发疯,说不定还真能与艺术产生点共振。
不过现在的平洄先学会了一些乐器。
音乐本身比较玄妙,但乐器的操作方法是有固定规范、能模仿、能死记的。
正好距离平洄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音乐培训室,可以选择雇里面的老师教,也可以租用乐器和场地自己照着教学视频练。
葛衣是那里的常客。
在被葛衣带着去过一次后,平洄便自己反复去,练习各种乐器的基础姿势。
将培训室里提供的乐器全都练到手熟的程度后,平洄在线上看到有关音乐的话题便有了更多领悟,感觉身边重新变为了彩色。
某个周六,葛衣意外发现自己的这位自称完全不懂音乐的邻居竟然能熟练使用市面上所有的常见乐器后,惊叹:
“可你这明明早已经入了音乐大门了。
“还往里面走了相当多步。”
平洄:
“不,我只是把这些乐器当作机器来操作。
“不带感情。
“更没有灵魂。
“只是单纯地模仿。
“我觉得我依然没有理解音乐。”
葛衣反复确认平洄不是在说反话后,给出自己的看法:
“就入门的程度,这真的已经太足够了。
“要给乐器、乐曲赋予灵魂,那得是大师级的音乐家。
“其实在这一行里吃饭的普通人,多半也只是把乐器当工具使用罢了。
“你把音乐想得太神圣了,它只是一类声音而已。
“没什么可不理解的。
“你能听到声音、听得足够多,自然就已经理解。
“只是这种理解,不像数学计算那样有很明确、很固定的过程、结果、对错。
“音乐不存在对错,它只是一种存在。
“你只需要感受它、接受它。”
平洄觉得自己更茫然了。
葛衣:
“哎,你这典型理工科的脑子。
“你慢慢悟吧。
“等某一天灵光一闪,你应该就会相信,入门级的音乐真的很简单。
“幼儿园小朋友唱儿歌时就已经掌握了。
“你这更已经是掌握到了进阶版。
“我倒是不太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把入门音乐想得那么复杂。”
平洄:
“这大概就是毫无天赋者的敬畏吧。”
当对各种乐器都没了初期的操作新鲜感、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模仿奏出曲子后,平洄停止了去培训室,改为去寻找新的彩色。
平洄:
“往好的方面想,在其他人眼中,我仅仅只去学习了乐器一天。
但现在,随着周六循环的看不到尽头,平洄将线上主动找上她的委托人的问题都解决了。
还将线下愿意信一信她的人的小麻烦也解决了。
接着又回到线上,在各种论坛、视频交流区主动去帮人答疑解惑。
直至难以再找到新的需要帮忙、她又刚好能帮上忙的事情。
这个时候,平洄才真正体会到“时间循环”意味着什么。
一切都停滞不前。
如果将能给平洄带来新鲜感的人事物视为彩色的,那么在时间出现循环之前,平洄天天都能在线上线下看到大量彩色。
平洄可以对它们挑挑拣拣,只选自己觉得最漂亮的来深入接触。
而现在,随着平洄的探索,各个区域逐渐变灰。
也不是完全没了彩色,但越来越少,平洄需要很费力才能找到一点点。
找到后一边珍惜品尝,一边感到疲惫空虚。
直至不想再为了一点点彩色,而去跋山涉水。
彩色本是平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她本是以轻松的心态去享用它们。
现在,它们却需要刻意寻找、费力靠拢。
已几乎不再能带给平洄欢乐,反而还成了负担。
平洄叹气。
知道自己的心态不稳程度在不断加深。
可能距离疯掉越来越近。
平洄强迫自己振作,去学习以前不曾深入研究过的知识。
在时间循环出现之前,平洄做攻略、给人答疑解惑的方向都是日常工具较为基础的使用。
困在时间循环中之后,平洄一边被动地对接触到的人越来越熟悉,一边主动地去学习比日常更深入专业一些的知识,将很多不那么常用的知识学到了入门级。
包括将学生时代掌握过但成年后已忘了大半的知识重新捡起来。
而在对人已经熟悉得心生恐惧之后,平洄强制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学习客观知识上。
准备从略知一二的入门级水平,上升到可以在该专业方向就业拿稳定工资的水平。
平洄鼓励自己:等她学了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就可以尝试给别人提供“智能机制造”“机器人改造”“利用厨房常见物品炸掉一栋楼”等攻略。
如果她能继续进步,将来也许还能去解答部分公司的悬赏委托。
如“教会机器人阴阳怪气”“将太阳能转化效率再提升百分之一”“太空旅行民用化方案”等。
第27章 前传1-10
☆、努力学习
几乎所有专业的课程,从入门级到提升级到精英级,除了涉及机构保密的外,基本都能在线上买到。
以平洄的存款,再贵的课程一天买一节也肯定买得起。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专业课程学得越深入,越容易感到枯燥、漫长,并不像与人互动那般有很多轻松欢乐的反应。
平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首先,平洄学生时代就确定,她在很多学科上都资质平平,只适合当一个普通人。
其次,经过多年的攻略选题方向的探索,平洄明白自己最有兴趣的方向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活动。
再次,经过前段时间对多专业入门级知识的学习,平洄再一次明确自己的天赋与兴趣限制。
而现在,她得去挑战超出日常范围、入门级之上,且她真的没什么天赋的知识领域……
平洄:
“但也没得选了啊。
“总不能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发呆吧?
“长期没有可做的事情,只会比学习更难受啊。
“哪怕对那些知识本身不太感兴趣,但如果一边学,一边用学到的知识帮人处理问题,也许……
“可绝大多数问题只靠入门级知识就可以解决了啊。
“难学的进阶版专业知识,使用范围反而小。
“我又不可能真去那些专业方向就职。”
平洄决定在用进阶版知识折磨自己之前,先尝试一下她之前因为兴趣原因而完全没碰过的知识领域。
比如音乐。
虽然平洄对很多方向的进阶版知识都望而却步,但部分方向她是连入门级知识都不想看。
因为根据学生时代的强制学习效果,有些领域她只是天赋普通、不可能有大成就,但做到粗浅理解并无问题。
可有些领域,平洄是压根儿没入过门。
当年能及格除了因为有死记硬背的书面考试题外,就是靠义务教育阶段老师们打分足够仁慈。
音乐就是这类领域之一。
很难说平洄是因为入不了门所以对音乐没兴趣,还是因为对音乐没兴趣所以入不了门。
反正结果就是,陷入时间循环到处找知识学习的平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没把音乐算入“知识”的范围。
直至对其他知识再学就必须挑战进阶版之时,她才勉为其难地打算试一试音乐。
首先,找葛衣要一些音乐资料,学着写歌。
平洄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决定放弃。
因为平洄再次确定,音乐这事对她实在太玄学了。
根本不是努力、认真就能掌握的。
她就是完全缺失那股神经。
葛衣安慰平洄:
“艺术方面的事情是这样的,好不好听、好不好看,都比较主观,很讲究灵感。
“没天赋的人,比如我,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喜欢,写出来的东西也满是匠气。
“不过再匠气的东西,也有地方用得上。
“毕竟,不是处处都需要艺术大师。
“日常中,很多地方考虑到性价比,讲究的是凑合、能用就行。”
平洄:
“可我连凑合的入门版都学不会。”
葛衣:
“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你在这一行完全没有天赋,可你也正好不喜欢这一行。
“这不是刚刚好吗?
“不会浪费天赋,也不会苦苦努力却收获甚微。”
平洄选择尊重自己的天赋方向,放弃学写歌。
她决定如果其他知识的进阶版都学完了后重复周六还没结束循环,再来尝试一次挑战这个项目,看能不能出奇迹。
到时候她的精神状态肯定无限趋近于发疯,说不定还真能与艺术产生点共振。
不过现在的平洄先学会了一些乐器。
音乐本身比较玄妙,但乐器的操作方法是有固定规范、能模仿、能死记的。
正好距离平洄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音乐培训室,可以选择雇里面的老师教,也可以租用乐器和场地自己照着教学视频练。
葛衣是那里的常客。
在被葛衣带着去过一次后,平洄便自己反复去,练习各种乐器的基础姿势。
将培训室里提供的乐器全都练到手熟的程度后,平洄在线上看到有关音乐的话题便有了更多领悟,感觉身边重新变为了彩色。
某个周六,葛衣意外发现自己的这位自称完全不懂音乐的邻居竟然能熟练使用市面上所有的常见乐器后,惊叹:
“可你这明明早已经入了音乐大门了。
“还往里面走了相当多步。”
平洄:
“不,我只是把这些乐器当作机器来操作。
“不带感情。
“更没有灵魂。
“只是单纯地模仿。
“我觉得我依然没有理解音乐。”
葛衣反复确认平洄不是在说反话后,给出自己的看法:
“就入门的程度,这真的已经太足够了。
“要给乐器、乐曲赋予灵魂,那得是大师级的音乐家。
“其实在这一行里吃饭的普通人,多半也只是把乐器当工具使用罢了。
“你把音乐想得太神圣了,它只是一类声音而已。
“没什么可不理解的。
“你能听到声音、听得足够多,自然就已经理解。
“只是这种理解,不像数学计算那样有很明确、很固定的过程、结果、对错。
“音乐不存在对错,它只是一种存在。
“你只需要感受它、接受它。”
平洄觉得自己更茫然了。
葛衣:
“哎,你这典型理工科的脑子。
“你慢慢悟吧。
“等某一天灵光一闪,你应该就会相信,入门级的音乐真的很简单。
“幼儿园小朋友唱儿歌时就已经掌握了。
“你这更已经是掌握到了进阶版。
“我倒是不太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把入门音乐想得那么复杂。”
平洄:
“这大概就是毫无天赋者的敬畏吧。”
当对各种乐器都没了初期的操作新鲜感、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模仿奏出曲子后,平洄停止了去培训室,改为去寻找新的彩色。
平洄:
“往好的方面想,在其他人眼中,我仅仅只去学习了乐器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