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急得家务机器人一边围着三哈和桌子打转、寻找工作角度,一边不断地说‘请让一让。请让我来。请相信我。我更专业’。”
三哈是平洄关注的一个主播,其直播内容主要是与家中宠物相处的日常。
其家里的宠物是一只鸳鸯眼的中长毛白猫,名为渺渺。
渺渺静止不动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毫无疑问是只仙女猫。
可一旦动起来……
虽然这么形容对狗过于失礼,但动起来的渺渺实在太像一只蠢狗,再找不到丁点儿猫的矜持高雅。
记忆中的周六,平洄没有实时看到那场直播。
她是在吃午餐时注意到三哈发了一条“蠢猫今日又犯蠢”的节选视频。
视频内容就是平洄上面描述的那一段。
看视频时,通过弹幕,平洄得知这是节选自九点多钟的那场直播。
不过具体是九点多少开始直播的,那段节选视频的内容具体又是发生在什么时间,平洄就没留意了。
现在只能等等看
平洄开着直播软件等待着,终于在九点十分时等到了三哈直播间开启。
先是三哈向观众们打招呼,端坐着的渺渺矜持高贵地看着直播镜头。
气氛一片温馨平和。
然后是家务机器人将人与猫的食物端上桌。
三哈与渺渺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进食。
三哈一边吃,一边询问观众们是不是也正在吃早餐、在吃什么。
接着就进入了节选视频的内容。
渺渺脑袋动了动,盯向三哈。
三哈经验丰富地警惕回视渺渺,开口刚说“你又”,就见渺渺突袭。
然后一片兵荒马乱。
除了没加背景音乐和一些特效外,其他都与平洄看过的视频内容完全一样。
平洄:
“做好的行动计划消失,可能是我没保存或不小心删除。
“擦了的窗户重新出现雨痕,可能是机器人程序出错没擦干净,或者昨晚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又下了会儿雨。
“应该吃完的蛋糕还剩一块,可能是我记错了这包蛋糕的开封时间或块数。
“洗好的床单被套重新出现在洗衣机里,可能是我把以前清洗晾干收纳的画面记岔成了这周的。
“但哪怕再牵强附会,我也不可能预言出还没开始直播的视频节选内容吧?”
平洄仔细琢磨许久,在排除掉自己疯了的前提下,大概只能得出唯一一个结论:
八月二十三日周六这一天的时间被重置了。
这一天进入了循环。
其他人也许和她一样也经历过一个周六,但在时间重置后,他们不记得了。
于是他们又重复去做已做过的事情。
只有她还记得重置前发生的事。
平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我记得?如何证明我没疯?
“以及,假如真存在时间重置,那么是会只重置这一次……
“还是这个周六会永不结束?”
平洄决定先观察看看。
如果明天醒来后时间顺利进入周日,那么她就可以只将今天当作一个小意外,继续过她的正常生活就行。
而如果明天、后天、大后天……一直是周六,那么她需要先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脑子有没有出问题。
在切实排除自己疯了之后,才能考虑如何在这个会不断循环的日子中生活。
平洄:
“看起来重置内容包括了食物。
“这就意味着无论这一天循环多少遍,我首先不用担心会饿死。
“其次,智能机里的一切信息都重置了,包括我昨天收到的委托费订金也没了到账记录。
“所以,很可能我今天花出去的钱在重置后会等于没花过。
“即,我可以随便购买当日达的食物,也就不用担心需要重复吃同样的食物会吃腻。
“再一个好消息是,不断重复的这一天是周六,是休息日。
“是随便我安排的一天,比重复工作日强多了。
“这么一想,等于可以白赚很多个休息日,还挺开心。
“总之,先观察看看。”
平洄又想起来那份消失的行动计划。
现在她的接单账号上并没有那个委托的记录。
按照她记忆中的时间,委托人应该是下午才会发来这份委托,而她看到并接单则是在晚上。
平洄的主业是在一家私企里做资料整理工作。
工作内容比较琐碎,但习惯之后还算轻松,一天上班六小时经常能空出三小时摸鱼。
和现代很多工作比较清闲的人一样,平洄还做着副业。
她的副业内容是帮人制作攻略。
现代很多人高度依赖网络,一旦需要线下做事,经常便会显得有些无措。
比如第一次去外省上学,不知道如何乘坐交通工具。
或者想要尝试亲身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但一走进菜市场的门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有的人买了新机器人后,看说明书只能弄明白怎么开机,对后续的具体操作非常茫然。
第21章 前传1-04
☆、副业
甚至有部分人连线上做事,都只会使用几个已用熟了的软件,一旦需要上手新软件就抓瞎。
比如想做视频剪辑,安装好了软件,点开后哪怕软件有自带的新手指南,却也完全不知道要让自己的视频达到想象中的效果该从哪一步下手。
平洄就是帮这类人制作傻瓜式行动攻略。
比如给需要跨省上学的人制作的攻略,里面包含:
哪一天在哪里买哪一张票、具体票价多少;
哪些东西因为路上会用到,所以需要单独放置在一个小包中;
出发当天几点出门,往某方向步行多少距离,乘坐哪种短程交通工具,大约几点几分达到某某车站;
进入车站后去某位置等候,直至约几点几分听见某通知,再如何检票上车;
经过几站、约几点几分下车,车上遇到哪些问题分别可以如何解决;
下车后首先往哪个方向走,经过什么出口,到达哪个位置,再……
总而言之就是,任何一个智力正常、具备基本常识的人,跟着平洄的傻瓜式攻略做都能顺利达成其目标。
与平洄做相似副业甚至以此为主业的人不少。
甚至市场上已经有了专业的攻略制作软件,输入目的便能直接给生成攻略。
当然,软件每一次生成攻略一般同样是要收费的,生成的攻略越详尽,费用越高。
平洄在这一行中的优势是,她写出的攻略比人类同行的更细腻周到,比机器人的则详略适当、重点突出。
最终的结果便是,平洄的攻略让委托人感觉容易理解、容易执行、没有盲点、不会读不下去。
自平洄接单以来,她从没被哪位委托人因“照着攻略做还是失败了”这类原因投诉过。
所以在这一行平洄算是小有口碑。
不过也因为风格中包含了细腻周到,所以平洄制作攻略的效率偏低。
一天最多接一到两单。
经常,比如这个周六,还会给自己放假。
当然,能这么慢悠悠地接活,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洄的主业工资已经足够养活她自己,开展副业纯属兴趣爱好。
平洄并不打算将这份爱好变成负担。
实际上,如果不追求奢侈享受,如果只看基础生活物资,那么平洄这个时代的生活成本很低。
随便一份工作就足够让人活得舒适。
这里的基础生活物资包括:品种丰富的食物、实用且美观的衣服、去哪儿都容易的公共交通、价格合理稳定的租房及自购房、能完成多数线上工作及满足娱乐需求的随身智能机、能完善处理好多数家务劳动的机器人等。
不可否认,低成本、低压力的生活让部分人失去上进心,一天天的只知道傻乎乎吃喝玩乐。
但更多的人会愿意尝试去做一些一时看不出价值但感觉有趣的事情。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天天吃吃喝喝睡懒觉水论坛打游戏也怪无聊的。
而尝试的时间久了、做相似事情的人多了,那些本只是做个乐子的事情又逐渐显露出了更多价值。
比如很多小众款机器人的研发初始理由便只是“有趣”,定位为“娱乐型”。
但技术成熟、规模化之后,它们中的一部分却在生活、教育、医疗等领域广受欢迎,从小众变为了大众。
有人分析,这是因为人类的需求总是相通的。
这种“相通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人会有相似的需求上,同样体现在同一个人在不同方向的需求也存在相似。
两种“相似”结合便是:一件东西,只要能满足这个人在甲方向上的需求,就也可能满足另一个人在乙方向上的需求。
例如模仿人手洗碗模式的洗碗机器人。
三哈是平洄关注的一个主播,其直播内容主要是与家中宠物相处的日常。
其家里的宠物是一只鸳鸯眼的中长毛白猫,名为渺渺。
渺渺静止不动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毫无疑问是只仙女猫。
可一旦动起来……
虽然这么形容对狗过于失礼,但动起来的渺渺实在太像一只蠢狗,再找不到丁点儿猫的矜持高雅。
记忆中的周六,平洄没有实时看到那场直播。
她是在吃午餐时注意到三哈发了一条“蠢猫今日又犯蠢”的节选视频。
视频内容就是平洄上面描述的那一段。
看视频时,通过弹幕,平洄得知这是节选自九点多钟的那场直播。
不过具体是九点多少开始直播的,那段节选视频的内容具体又是发生在什么时间,平洄就没留意了。
现在只能等等看
平洄开着直播软件等待着,终于在九点十分时等到了三哈直播间开启。
先是三哈向观众们打招呼,端坐着的渺渺矜持高贵地看着直播镜头。
气氛一片温馨平和。
然后是家务机器人将人与猫的食物端上桌。
三哈与渺渺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进食。
三哈一边吃,一边询问观众们是不是也正在吃早餐、在吃什么。
接着就进入了节选视频的内容。
渺渺脑袋动了动,盯向三哈。
三哈经验丰富地警惕回视渺渺,开口刚说“你又”,就见渺渺突袭。
然后一片兵荒马乱。
除了没加背景音乐和一些特效外,其他都与平洄看过的视频内容完全一样。
平洄:
“做好的行动计划消失,可能是我没保存或不小心删除。
“擦了的窗户重新出现雨痕,可能是机器人程序出错没擦干净,或者昨晚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又下了会儿雨。
“应该吃完的蛋糕还剩一块,可能是我记错了这包蛋糕的开封时间或块数。
“洗好的床单被套重新出现在洗衣机里,可能是我把以前清洗晾干收纳的画面记岔成了这周的。
“但哪怕再牵强附会,我也不可能预言出还没开始直播的视频节选内容吧?”
平洄仔细琢磨许久,在排除掉自己疯了的前提下,大概只能得出唯一一个结论:
八月二十三日周六这一天的时间被重置了。
这一天进入了循环。
其他人也许和她一样也经历过一个周六,但在时间重置后,他们不记得了。
于是他们又重复去做已做过的事情。
只有她还记得重置前发生的事。
平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我记得?如何证明我没疯?
“以及,假如真存在时间重置,那么是会只重置这一次……
“还是这个周六会永不结束?”
平洄决定先观察看看。
如果明天醒来后时间顺利进入周日,那么她就可以只将今天当作一个小意外,继续过她的正常生活就行。
而如果明天、后天、大后天……一直是周六,那么她需要先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脑子有没有出问题。
在切实排除自己疯了之后,才能考虑如何在这个会不断循环的日子中生活。
平洄:
“看起来重置内容包括了食物。
“这就意味着无论这一天循环多少遍,我首先不用担心会饿死。
“其次,智能机里的一切信息都重置了,包括我昨天收到的委托费订金也没了到账记录。
“所以,很可能我今天花出去的钱在重置后会等于没花过。
“即,我可以随便购买当日达的食物,也就不用担心需要重复吃同样的食物会吃腻。
“再一个好消息是,不断重复的这一天是周六,是休息日。
“是随便我安排的一天,比重复工作日强多了。
“这么一想,等于可以白赚很多个休息日,还挺开心。
“总之,先观察看看。”
平洄又想起来那份消失的行动计划。
现在她的接单账号上并没有那个委托的记录。
按照她记忆中的时间,委托人应该是下午才会发来这份委托,而她看到并接单则是在晚上。
平洄的主业是在一家私企里做资料整理工作。
工作内容比较琐碎,但习惯之后还算轻松,一天上班六小时经常能空出三小时摸鱼。
和现代很多工作比较清闲的人一样,平洄还做着副业。
她的副业内容是帮人制作攻略。
现代很多人高度依赖网络,一旦需要线下做事,经常便会显得有些无措。
比如第一次去外省上学,不知道如何乘坐交通工具。
或者想要尝试亲身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但一走进菜市场的门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有的人买了新机器人后,看说明书只能弄明白怎么开机,对后续的具体操作非常茫然。
第21章 前传1-04
☆、副业
甚至有部分人连线上做事,都只会使用几个已用熟了的软件,一旦需要上手新软件就抓瞎。
比如想做视频剪辑,安装好了软件,点开后哪怕软件有自带的新手指南,却也完全不知道要让自己的视频达到想象中的效果该从哪一步下手。
平洄就是帮这类人制作傻瓜式行动攻略。
比如给需要跨省上学的人制作的攻略,里面包含:
哪一天在哪里买哪一张票、具体票价多少;
哪些东西因为路上会用到,所以需要单独放置在一个小包中;
出发当天几点出门,往某方向步行多少距离,乘坐哪种短程交通工具,大约几点几分达到某某车站;
进入车站后去某位置等候,直至约几点几分听见某通知,再如何检票上车;
经过几站、约几点几分下车,车上遇到哪些问题分别可以如何解决;
下车后首先往哪个方向走,经过什么出口,到达哪个位置,再……
总而言之就是,任何一个智力正常、具备基本常识的人,跟着平洄的傻瓜式攻略做都能顺利达成其目标。
与平洄做相似副业甚至以此为主业的人不少。
甚至市场上已经有了专业的攻略制作软件,输入目的便能直接给生成攻略。
当然,软件每一次生成攻略一般同样是要收费的,生成的攻略越详尽,费用越高。
平洄在这一行中的优势是,她写出的攻略比人类同行的更细腻周到,比机器人的则详略适当、重点突出。
最终的结果便是,平洄的攻略让委托人感觉容易理解、容易执行、没有盲点、不会读不下去。
自平洄接单以来,她从没被哪位委托人因“照着攻略做还是失败了”这类原因投诉过。
所以在这一行平洄算是小有口碑。
不过也因为风格中包含了细腻周到,所以平洄制作攻略的效率偏低。
一天最多接一到两单。
经常,比如这个周六,还会给自己放假。
当然,能这么慢悠悠地接活,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洄的主业工资已经足够养活她自己,开展副业纯属兴趣爱好。
平洄并不打算将这份爱好变成负担。
实际上,如果不追求奢侈享受,如果只看基础生活物资,那么平洄这个时代的生活成本很低。
随便一份工作就足够让人活得舒适。
这里的基础生活物资包括:品种丰富的食物、实用且美观的衣服、去哪儿都容易的公共交通、价格合理稳定的租房及自购房、能完成多数线上工作及满足娱乐需求的随身智能机、能完善处理好多数家务劳动的机器人等。
不可否认,低成本、低压力的生活让部分人失去上进心,一天天的只知道傻乎乎吃喝玩乐。
但更多的人会愿意尝试去做一些一时看不出价值但感觉有趣的事情。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天天吃吃喝喝睡懒觉水论坛打游戏也怪无聊的。
而尝试的时间久了、做相似事情的人多了,那些本只是做个乐子的事情又逐渐显露出了更多价值。
比如很多小众款机器人的研发初始理由便只是“有趣”,定位为“娱乐型”。
但技术成熟、规模化之后,它们中的一部分却在生活、教育、医疗等领域广受欢迎,从小众变为了大众。
有人分析,这是因为人类的需求总是相通的。
这种“相通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人会有相似的需求上,同样体现在同一个人在不同方向的需求也存在相似。
两种“相似”结合便是:一件东西,只要能满足这个人在甲方向上的需求,就也可能满足另一个人在乙方向上的需求。
例如模仿人手洗碗模式的洗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