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那质子早被惯得不知天高地厚,自视甚高。递降书是假,想借机刺杀朕才是真。”
沈渊一惊,只觉得她此刻的神情冰冷得可怕:“他以为,朕不过是侥幸沾了父皇荫庇的柔弱女子,是个不谙世事等人保护的小公主,以为只要支开贺兰辛他们,杀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
沈渊心中恐惧腾起:“那陛下将他……”
“一掌打死了。”她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的灰尘,说得轻飘飘的,仿佛只是碾死了一只蚂蚁,“人就扔在荆州云梦泽的湖里做花肥。”
沈渊眸中大震,不寒而栗,哑然失语。
段曦宁转头看到他大惊失色的神情,陡然一笑:“你这副模样做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
“我……”沈渊张口不知该说什么,努力将惊恐往回咽了咽,良久,他才问,“陛下,我们该回去了吧?”
她挑眉问:“不想待了?”
不等他说什么,她就痛快道:“是该回去了。”
段曦宁起身牵过拴在远处一颗大石头上的马,灵巧地落在马背上,转头看他。
这次不等她多说什么,沈渊大大方方地自己上马,老实地坐在了她身后,比来时还要拘谨几分。
夕阳渐渐西斜,无限拉长了两人投射在大地上飞速前行的影子。
贺兰辛知道段曦宁只带着沈渊一人就策马出去时,着实吓了一跳。
此处可还是梁国地界,万一梁国有异心,和这沈七公子内外勾结意图行刺,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在荆国吃过一回这种亏,陛下怎么不长记性呢?
他少时就是段曦宁的亲卫,自是一直将她的安危看得比天高,以保护陛下为天职。
正焦急地要派人赶紧出去寻她,就见她带着沈渊回来了。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贺兰辛,你在这儿做什么?好好的怎么还看上门儿了?”
段曦宁拉着马缰绳停下来让沈渊先下去,带着几分调侃高声问。
贺兰辛朝她行礼过后,劝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行军在外,出去还是带上亲兵为好。”
段曦宁明白他的意思,瞟了一眼沈渊,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道:“战事已停,朕不会有事的,不必多虑。”
说着她就翻身下马,把手中的缰绳扔给了他:“既然门都看上了,顺便把马也给朕喂了吧。”
贺兰辛接过缰绳无奈应道:“是。”
沈渊客气有礼地同贺兰辛作揖,眉目平和,彼此不见怠慢。
待贺兰辛牵着马走了,他转头同段曦宁道:“陛下,贺兰将军所忧不无道理。”
段曦宁轻笑着凑近了他盯着他的眼睛问:“有什么道理,你会行刺朕吗?还是会和梁国的人里应外合做些什么?”
她要是连他这样一个藏不住怒气的质子都怕,那趁早还是退位让贤吧,不够丢人现眼的!
沈渊与她对视着,不由地后退半步,挪开了眼,只道:“臣不敢。”
他若懂这些阴谋算计,会使这些手段,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段曦宁负手而立,唇角微扬,带着不达眼底的笑意:“那就好,只要你乖乖待着,朕自不会亏待于你。”
沈渊未置一词,只是静立在原地,定定看着她说完这话便转身潇洒离去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8章 班师回朝
桓军在仲夏时分,天还未热得让人受不了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国都云京。
入城时,云京万人空巷,到处挤满了迎王师归来的百姓,只为一睹女皇陛下及众将士风采。
大军旌旗飘荡,军容整肃,道路两旁百姓跪伏,山呼万岁。
段曦宁金甲红氅端坐在马上,似乎预料到城中百姓夹道相迎的场面,走得缓慢,身后众将井然有序地跟着。
道路两旁的百姓似乎是敬畏君王,亦或是被众将士透露出来的杀伐之气所震慑,不敢喧哗,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看他们从战场归来的英雄们。
好在回朝之后南征各部将士返回驻地,各归其位,入京的将士不算多,不一会儿便能望得到头。
待得将士行远,人群才又恢复原有的喧闹,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方才所见。
皇城长乐门外,文武百官秩序井然地在此迎候。
见段曦宁策马行来,众臣齐齐拱手,高呼万岁,场面煞是壮观。
她淡淡地应了一声,道了免礼,与为首的侍中裴云起简单寒暄几句,便策马顺着天子驰道入宫。
多少年了,他们陛下还是这么喜欢纵马入宫。先帝在时就特意为她开天子驰道,百官自然不敢有异议。
她身后的将士在宫门口便已下马肃立,无人敢在像她一样在宫中策马。将军们随一众文臣井然有序地朝着平时议政的大殿走去。
段曦宁直接快马进了帝王居所乾阳宫,停在了自己的寝殿仙居殿门外。
侍候她的一众宫人早已候在殿外,为首的女官素筠见她疾驰而来,领着众人齐齐行礼。
素筠在云京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存在。既是统管内廷六局二十四司要务的宫令,又是辅佐陛下起草诏书参预机要的御正,与其极为亲近。
看见素筠,段曦宁心下轻松不少,将手中缰绳扔给一旁侍立的内侍,大步朝殿内走去,朗声道:“素筠,快给朕沐浴更衣,这身盔甲闷死了!”
沈渊一惊,只觉得她此刻的神情冰冷得可怕:“他以为,朕不过是侥幸沾了父皇荫庇的柔弱女子,是个不谙世事等人保护的小公主,以为只要支开贺兰辛他们,杀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
沈渊心中恐惧腾起:“那陛下将他……”
“一掌打死了。”她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的灰尘,说得轻飘飘的,仿佛只是碾死了一只蚂蚁,“人就扔在荆州云梦泽的湖里做花肥。”
沈渊眸中大震,不寒而栗,哑然失语。
段曦宁转头看到他大惊失色的神情,陡然一笑:“你这副模样做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
“我……”沈渊张口不知该说什么,努力将惊恐往回咽了咽,良久,他才问,“陛下,我们该回去了吧?”
她挑眉问:“不想待了?”
不等他说什么,她就痛快道:“是该回去了。”
段曦宁起身牵过拴在远处一颗大石头上的马,灵巧地落在马背上,转头看他。
这次不等她多说什么,沈渊大大方方地自己上马,老实地坐在了她身后,比来时还要拘谨几分。
夕阳渐渐西斜,无限拉长了两人投射在大地上飞速前行的影子。
贺兰辛知道段曦宁只带着沈渊一人就策马出去时,着实吓了一跳。
此处可还是梁国地界,万一梁国有异心,和这沈七公子内外勾结意图行刺,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在荆国吃过一回这种亏,陛下怎么不长记性呢?
他少时就是段曦宁的亲卫,自是一直将她的安危看得比天高,以保护陛下为天职。
正焦急地要派人赶紧出去寻她,就见她带着沈渊回来了。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贺兰辛,你在这儿做什么?好好的怎么还看上门儿了?”
段曦宁拉着马缰绳停下来让沈渊先下去,带着几分调侃高声问。
贺兰辛朝她行礼过后,劝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行军在外,出去还是带上亲兵为好。”
段曦宁明白他的意思,瞟了一眼沈渊,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道:“战事已停,朕不会有事的,不必多虑。”
说着她就翻身下马,把手中的缰绳扔给了他:“既然门都看上了,顺便把马也给朕喂了吧。”
贺兰辛接过缰绳无奈应道:“是。”
沈渊客气有礼地同贺兰辛作揖,眉目平和,彼此不见怠慢。
待贺兰辛牵着马走了,他转头同段曦宁道:“陛下,贺兰将军所忧不无道理。”
段曦宁轻笑着凑近了他盯着他的眼睛问:“有什么道理,你会行刺朕吗?还是会和梁国的人里应外合做些什么?”
她要是连他这样一个藏不住怒气的质子都怕,那趁早还是退位让贤吧,不够丢人现眼的!
沈渊与她对视着,不由地后退半步,挪开了眼,只道:“臣不敢。”
他若懂这些阴谋算计,会使这些手段,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段曦宁负手而立,唇角微扬,带着不达眼底的笑意:“那就好,只要你乖乖待着,朕自不会亏待于你。”
沈渊未置一词,只是静立在原地,定定看着她说完这话便转身潇洒离去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8章 班师回朝
桓军在仲夏时分,天还未热得让人受不了的时候,终于回到了国都云京。
入城时,云京万人空巷,到处挤满了迎王师归来的百姓,只为一睹女皇陛下及众将士风采。
大军旌旗飘荡,军容整肃,道路两旁百姓跪伏,山呼万岁。
段曦宁金甲红氅端坐在马上,似乎预料到城中百姓夹道相迎的场面,走得缓慢,身后众将井然有序地跟着。
道路两旁的百姓似乎是敬畏君王,亦或是被众将士透露出来的杀伐之气所震慑,不敢喧哗,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看他们从战场归来的英雄们。
好在回朝之后南征各部将士返回驻地,各归其位,入京的将士不算多,不一会儿便能望得到头。
待得将士行远,人群才又恢复原有的喧闹,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方才所见。
皇城长乐门外,文武百官秩序井然地在此迎候。
见段曦宁策马行来,众臣齐齐拱手,高呼万岁,场面煞是壮观。
她淡淡地应了一声,道了免礼,与为首的侍中裴云起简单寒暄几句,便策马顺着天子驰道入宫。
多少年了,他们陛下还是这么喜欢纵马入宫。先帝在时就特意为她开天子驰道,百官自然不敢有异议。
她身后的将士在宫门口便已下马肃立,无人敢在像她一样在宫中策马。将军们随一众文臣井然有序地朝着平时议政的大殿走去。
段曦宁直接快马进了帝王居所乾阳宫,停在了自己的寝殿仙居殿门外。
侍候她的一众宫人早已候在殿外,为首的女官素筠见她疾驰而来,领着众人齐齐行礼。
素筠在云京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存在。既是统管内廷六局二十四司要务的宫令,又是辅佐陛下起草诏书参预机要的御正,与其极为亲近。
看见素筠,段曦宁心下轻松不少,将手中缰绳扔给一旁侍立的内侍,大步朝殿内走去,朗声道:“素筠,快给朕沐浴更衣,这身盔甲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