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 第216节
  “笋笋。”
  好的,这是个倔强的娃娃。
  玉琳抱着小景又找到一个地裂纹路,顺着挖了半天得了一个三两重的,打了个招呼,就抱着小景下黄草滩等着杨老太太几个了。
  一个小时后,杨老太太几个下山,个个挖到半框笋,一背篓的地皮菜,几个人要给玉琳给竹笋,玉琳都没要。
  到大门口分开,杨老太太还说玉琳太拘谨了,一把菜水不至于大家都是好意。
  玉琳只笑一笑,没说话。
  “你们年轻人就是脸皮薄,晚上我要去买肉,你还去不去?”
  杨老太太小声的说,家里有了最好的竹笋当然要配最香的五花肉了!
  “去的。您一定叫我。我还有2斤肉票。”
  玉琳回家,给小景换了衣服,自己也换了一身,烧锅开水纯碱煮地皮菜。
  杨老太太捡菜捡的胳膊酸脖子疼来看玉琳怎么样了,结果发现她压根儿没捡就锅里煮了。
  “你这样能行吗?”
  “大娘,能行的,我奶奶就这样用食用碱一煮,包在菜里的草和杂质就煮出来了,多淘几遍就成。你要有草木灰那个也挺好用的。”
  杨老太太一看煮出来的地皮菜黄嫩嫩的好看,又跟着玉琳去水池帮忙淘,很快就干净了。
  下午,玉琳包了地皮菜鸡蛋包子和地皮菜洋芋豆腐包,做了两锅,够他们吃早饭和严斐带饭。
  三更半夜,玉琳跟着杨老太太去饲养场买到了一斤猪油一斤五花肉。
  “别生气了,明天晚上给你做腌笃鲜。”玉琳回来拉着严斐哄了半晚上,下午严斐回来看到盆里泡的泥巴衣服就不高兴了。
  “我一点都不辛苦,你要是不让我上山下河,我就不跟你在这边住了,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玉琳放狠话,严斐气笑了。
  禁锢玉琳的脖子,严斐狠狠地堵上她的嘴。
  第203章 第 203 章
  早上送走严斐, 玉琳搂着儿子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被尿急的小景摇醒玉琳抱着小景小解,又听到外边的大雨。
  “你爸爸也是犟, 早上就下雨了让他别去, 他偏要去。”玉琳穿雨鞋打伞去园子里掺水浇菜。
  中午就听杨老太太说,严家坝村的一条河决堤了,严斐救了几个村民,武装部县委干部都去村里帮忙了。
  下午每个去帮忙的人回来, 除了半身的黄泥巴手里都提着稻草串的鱼,鱼塘被冲了,他们花钱买的鱼。
  做饭的时候,好几个老太太跟着杨老太太来问玉琳要酸菜,准备回去做酸菜鱼。
  “用猪油煎的鱼,煮出来白嫩嫩的鱼汤,有回甘,没有腥味更好喝一点。”玉琳见她们都是杨老太太的一班老伙计,笑着传授秘方。
  “谢谢玉琳, 我是吴国文的老娘,你以后叫我吴大娘,这是建国她妈,建国是你家严斐的秘书, 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 你叫建国娘就行, 这位是供销社李会计的婆婆, 她姓张, 你叫张大娘……”
  通过吴大娘的介绍, 玉琳又认了3个新大娘。
  严斐天黑前回来洗了澡, 玉琳让他脚没下床,小景听妈妈的话赖在爸爸怀里,监督爸爸休息。
  玉琳给严斐煮了火辣辣的姜和辣椒汤,严斐看她面色不善,乖乖的喝了汤。
  “爸爸,好辣——爸爸,喝水,水。”小景被最后一口姜汤辣的吸哈吸哈。
  严斐才知道自己犯错了,赶紧给小景下来倒水,见他抱着水瓶喝了半壶,小嘴巴都肿了,内疚不已。
  玉琳用腌笃鲜换了一碗酸菜鱼回来,一家三口坐在茶几边吃饭,玉琳看小景嘴巴肿了,也没问。
  “严斐,你多吃点肉。”
  玉琳一筷子一筷子给严斐夹菜夹肉,杨老太太的酸菜鱼也都给严斐吃。
  第一次被叫大名,严斐心里生出一股怪异的欢喜,非常识时务的抱着碗刨饭,一边给小景捡鱼肉喂饭。
  这鬼天气怕还要下两天,她的地皮菜要放坏了。
  晚上严斐把小景哄睡了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抱着玉琳折腾了半晚上,抱着人求饶道:“明天还下雨,我就不去了,会在办公室里上班,中午饭回来吃。”
  “明天想吃什么,你别仗着你年轻就糟蹋身体,老了你受罪,我看笑话。”
  玉琳懒洋洋拍着他的背脊说:“害怕我生气就把自己照顾好,再让我看见你淋雨,仔细你的皮。”
  “琳,有你真好。小景的嘴是他眼馋我独一份的姜汤,尝了一口烫的,他其实很喜欢妈妈。”
  “他更喜欢爸爸。”玉琳捏捏严斐的鼻子,笑着说:“等这小子四五岁,我就等他上山挖笋下河抓鱼伺候他亲爱的老母亲。”
  惊蛰一过,大地飞快的披上新绿,雨后春笋节节高,漫山遍野的野菜冒出头来。
  玉琳院子的小菜地撒上满满的菜种,每天带着小景跟着杨老太太吴大娘建国娘张大娘四个进山挖笋摘香椿芽,打水蕨菜捡蘑菇。
  “玉琳,快看,这是红菇,烧汤特别好喝,尤其对月婆子最好。”
  “玉琳,这是牛肝菌——”
  “玉琳,快来看呀,好大一个见手青,这个有毒,必须做熟了才能吃。”
  扫把菌,木耳,一窝见手青,玉琳还捡到2个大松茸。
  小景背着玉琳给他买的小背篓,背着几个玉琳放的牛肝菌,他自己采到两个红菇和一个扫把菌,听玉琳说能吃开心坏了。
  森林里蚊虫比较多,玉琳和大娘们做了艾绒香囊戴在身上,也给小景一个作用却不大,因此玉琳采蘑菇不尽兴一会儿就要回家,等中午回去,大娘都会给玉琳送几个蘑菇让她煲汤。
  今天捡到松茸确实运气好。
  “大娘,我和小景先回了,我捡到松茸了,你们就不要给我再给菌子了。”
  杨老太太见玉琳抱着小景健步如飞,和建国妈说:“年轻真好,玉琳天天带着小景进山,如果是我,我可坚持不下来。”
  “年轻人嘛,爱孩子,你让她放在大院里玩,她也不放心,听建国说,这两天严副县长就把咱县85个行政村跑遍了,他回来上班看孩子,玉琳就能专心捡蘑菇了。玉琳说她小时候爸爸当兵,这些农活她都会干。”
  这话杨老太太也听玉琳说过,因为建国跟着严斐工作,建国妈跟玉琳天然亲近一些。
  “严斐和玉琳都是北城名牌大学毕业。玉琳是北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曾经在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局上班,咱省里有人见过她。”吴国文老娘神神秘秘的说。
  “呀,那她怎么不出去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呢?”
  建国娘惊讶的说,“玉琳的大学是全国一流的大学,一般人考不上的,咱县上到目前为止还出一个北城大学的大学生呢。”
  “可能严斐工作更重要吧。我也是听的闲话。”吴国文老娘笑着说,有些秘密不便说。
  下了山,玉琳准备把小景放下来,牵着他一起往回走。
  “妈妈,是爸爸呀!”小景一眼看到向他们走过来的严斐,笑着给玉琳指。
  “爸爸!”玉琳把小景放下来,小景跑着过去,边跑边喊:“爸爸,你怎么来啦。”
  严斐俯身,看到儿子脸上红红的小疙瘩,笑看他开心的给自己展示劳动成果。
  “爸爸,菇菇,我捡的。”
  是不是妈妈?小景仰头看妈妈,让妈妈说。
  “嗯,小景捡的菇菇,回去炒了爸爸妈妈小景一起吃。”
  严斐接过玉琳的背篓,一把抱起儿子,对玉琳说:“小景二十多斤了,你抱着不累吗?”
  “不累。也没觉得他重。”
  玉琳笑着,把小景的背篓自己提着,小声在严斐耳边说:“因为他是我们的儿子,别人的孩子我肯定就会觉得重。”
  玉琳又说起邱云怀孕的事,估计坐月子也九十月了,他们给送什么礼。
  回家,玉琳做臊子菌子鸡蛋汤,严斐揉面做刀削面,炒了一碟子见手青,别提味道多鲜美了。
  玉琳用电锅给严斐煎的松茸片,小景也要吃,三个人分着吃了一片,有一股味道小景吃一口就不吃了。
  下午严斐休息在家看孩子陪玩,玉琳去把刚来时碰到的那个烩面片店铺租下来。
  卖缸的肖玉柱认出了玉琳,“你咋接手他家的店,这一带没什么生意的。你这闲花钱的。”
  “肖大哥,我准备收鸡枞菇做鸡枞油,和一些干菌子和药材,顺便卖一些服装,至于店里的锅灶,我也有用。”
  算算时间,她从董大河那订的货应该快到了。
  天气越热,房子里再做饭不是话,那味道玉琳想想都受不了,所以准备在这边吃饭,晚上回大院睡觉。
  扭脸,玉琳订的货就到齐了,自己开车拉到这石拱桥旁边的店铺里,严斐才知道,带着小景过来帮忙。
  “斐,你把电视安装上,带好小景。其他的活我来做。我叫杨大娘几个来帮我。”
  玉琳在严斐出声前先下手为强,“我前面跟她们说好的,她们都愿意来。”
  玉琳让严斐把电视挂在墙上,屏幕朝向店铺外面,这样看的人多了,也不影响店里的生意。
  等他把天线安装好,频道调好,玉琳拿出一盘《西游记》的录像带和一台录像机。
  “放这个。我们小景的三观、未来就靠猴哥了。”玉琳笑着说。
  “会还是你会。小景太小,你就给他看电视,是不是对眼睛不好?”严斐笑着说,这是玉琳到目前为止唯一盯着全部看完的录像带。
  尤其迷恋美猴王,说他集颜值智慧能力于一身,他还没办法嫉妒。
  “我让他坐远一点。”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玉琳在大院大娘中间混的如鱼得水,见她每天上山泥浆浆不打扮,梅心婷和张丽丽不由得松了口气。
  可惜的很,她们这口气松的早了,王玉琳在石拱桥边开了一家铺子,生意好的远近闻名了。
  这才几天呀,说是衣服便宜又好看,还收药材和没人要的干菜和菌子,听说价钱给的不低。
  尤其过分的,是她居然在干货店里免费放录像,这一下,就赢得了整条街小朋友和老人的欢心。
  梅心婷没忍住周天去玉琳的杂货店,发现张丽丽已经领着她的女同事在试衣服。
  “丽丽,你怎么不叫我?我们怎么说也是一个大院的。”
  梅心婷上来就看上了张丽丽身上试穿的这件小深蓝色的西装,她是老师这衣服适合她上课穿。
  “50元,这衣服,你觉得贵不贵?”
  “你穿就不贵。”
  梅心婷心疼的割肉,50元要她一个半月的工资,昂着头进去看货架上明码标价5元的女士短袖,就当没看见门口看电视的十几个她班上的小同学。